「國語日報週刊」是國語日報社的出版品,其發行的報刊還有膾炙人口的國語日報、中學生報。國小幾乎是班班都有國語日報呀。不過國語日報比較適合國小、國中生閱讀。
國語日報週刊介紹
國語日報週刊適讀年齡為5-8歲,每週一出刊,一年50期約2500元。內容標榜「趣味語文、生活科學、邏輯推理、美感創作」。
我是在我的好朋友博客來買的2020年2月號,裡面共有3期國語日報週刊(2/10、2/17、2/24),售價是150元,非常適合買回來試閱。
國語日報週刊目標為培養五大能力:
- 語文力 結合生活觀察
- 觀察力 啟動表達創造
- 創造力 考驗思考邏輯
- 邏輯力 幫助理解閱讀
- 閱讀力 累積學習實力
一打開國語日報週刊,啊~好久沒有看紙本的報紙了,感覺有些近鄉情怯。報紙文章包羅萬象,跟我想像中不同。
第1~4版是「新知放大鏡」;第5版是「歷史時光鐘」;第6-7版是「臺灣打卡趣/世界城市遊」;第8版是「全球新鮮事」;第9版是「文字百寶箱」;第10-11版是「魔法故事盒」;第12版是「作文棒棒堂」;第13版是「美力遊樂園」;第14-15版是「創作佈告欄」;第16版是「創意繽紛樂」。
第1-4版「新知放大鏡」
第1-4版「新知放大鏡」對照一般報紙,當然就是頭版故事了。二月號的新知放大鏡內容包含了老鼠家族、動物上太空、虛擬世界,都是偏科普的主題。
以1293期的「老鼠家族」為例,配合農曆鼠年主題,第1版是可愛的迷宮,請孩子幫助倉鼠避開天敵,順利找到食物。
第2-3版跨頁是老鼠的超能力及奇妙的老鼠種類,包含最巨大的老鼠–南美水豚(水豚居然是老鼠!)。
第四版介紹的是各國老鼠文化:印度人相信克勒妮瑪塔神廟裡的老鼠是神明的化身、秘魯有天竺鼠節、十四世紀鼠疫造成的黑死病造成2500萬人死亡。
1294期則是介紹現在最夯的虛擬世界。
原來VR是利用電腦技術創造一個虛擬環境,讓使用者感覺是真的。AR則是把虛擬的物件添加到真實空間中,不會隔絕使用者與真實世界的連結,是把假的東西添加到真實的世界中。不過長時間穿戴VR裝置,容易造成頭部肩頸傷害,甚至動暈症等。
而俄羅斯正在進行一項研究,居然是讓乳牛穿戴VR裝置,播放夏日田園畫面,希望可以降低乳牛焦慮感,提高牛奶產量與品質。
乳牛,保重喔~
第5版「歷史時光鐘」
歷史時光鐘介紹的是歷史中的大事件。插圖都是Chincin Chang,我非常喜歡❤️
以1293期為例,介紹的是18世紀末的「生產線」。生產線是追求效率和標準化的工作方式,把複雜的工作分成很多細節,讓每個人專心做其中一個步驟,以提高生產量。生產線配合蒸汽機與工業革命,使工業化在全世界勢不可擋,也讓歐洲成為全球經濟與政治的領導中心。
在1295期則提到「廢奴運動」。十九世紀中期的廢奴主義名作「湯姆叔叔的小屋」描述奴隸悲慘處境,激起廢奴意識,更引發了美國南北戰爭,造成70萬人死亡。最後北方獲勝,解放了400萬黑奴,並修訂憲法廢除奴隸制度、禁止種族歧視。不過,縱然法律已深植人心,但真正要讓奴隸制度與種族歧視消失,還是需要每個人的努力。
第6-7版「臺灣打卡趣 / 世界城市遊」
台灣打卡趣當然就是臺灣出遊的好去處,主題式介紹台灣打卡熱點;世界城市遊則是介紹世界城市的風土民情。
第1293期的臺灣打卡趣是「春天賞櫻花」,非常給力的介紹全台賞櫻打卡熱點,包含陽明山國家公園、阿里山櫻王櫻后、苗栗泰安派出所等。更詳細記載了該地的櫻花品種、簡略介紹及最佳花期。
只不過….櫻花種類有所不同,都用插圖的哪看得出來呀!!
第1294期的世界城市遊則是介紹「到威尼斯參加面具節」。義大利威尼斯是著名的水都,威尼斯嘉年華又稱為面具節,人們會穿上華麗的服裝並戴上精緻的面具,一同享受玩樂時光。
此外,也介紹了到義大利威尼斯必吃必玩的,像品嚐提拉米蘇、享受特別的墨魚麵、乘坐浪漫的貢多拉、到威尼斯魚市場/聖馬可廣場/縱督府一遊等。
第8版是「全球新鮮事」
第8版內容是全球近期發生的各種新鮮事。這就是報紙、週刊膩害的地方,總是可以快速的跟上時事。雖然篇幅都不長,但可一窺世界脈動囉。
哎~現在因為疫情無法出國,能看看世界各地方發生了什麼事,聊勝於無。報紙左下角還會把提到的國家位置標註在世界地圖上。
第1293期提到大埃及博物館即將開幕、德國將舉辦童話機械人偶特展、日本北海道旭山動物園舉辦企鵝大遊行。
第1294期提到國際賽鴿展開幕、東京奧運發表概念海報、美國有間公司可以讓人打造獨一無二的熊玩偶。
第9版是「文字百寶箱」
文字百寶箱中提供不同形式的語文素材,是非常用心的單元。
「名言佳句賞析」:先用可愛的漫畫引起動機後,下方在進行名言佳句的由來、釋義與簡單的動動腦活動。以1293期為例,先用漫畫傳達「拔得頭籌」的情境,再用文字解釋其意義:形容搶在別人前頭;得到利益或機會;也可以指競賽獲得第一名。挑戰一請孩子找出什麼情況可以用拔得頭籌來形容;挑戰二則是填入與身體部位有關的成語。
「字的小詩」:以一首詩文為引,「小倉頡說字」解釋造字的奧義,並有「文字大風吹」的小遊戲。第1294期的「慚與愧」是一首新詩,小倉頡說字提出慚與愧都和心有關,斬和鬼則是他們古代的讀音。文字大風吹則請孩子在心部的字中找出與情緒有關的字,並説說他們的意思。
第10-11版「魔法故事盒」
跨頁的魔法故事盒是故事單元。除了故事閱讀外,還有腦袋大考驗,讓孩子看完動動腦。故事中的意義段有超大、無法忽視的段落號碼。
腦袋大考驗則是請孩子利用故事裡的語詞進行造句,並回答開放式問題。
以1293期的「小狐狸的金釦子」為例,闡述一隻小狐狸的大衣扣子掉了,他買不到金色扣子,只好退而求其次的買了紅色的扣子。之後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金色扣子弄丟的老鼠,經過一番掙扎,他最後將金色扣子還給老鼠,並且從老鼠那邊獲得更美的雪花扣子。
第12版作文棒棒堂
作文棒棒堂提供各種閱讀與寫作練習,例如:圖畫日記、故事填空、故事換你寫等。
「故事填空」請孩子運用推理能力,發揮想像力,填寫空格中可能發生的劇情,完成小故事。孩子必須能歸納出故事大意,利用前後文來推敲空格中所發生的事,給予孩子創作的空間,但也不會太過於天馬行空。
「故事換你寫」是排列圖片寫故事,訓練描述事件的能力。除了圖片之外,還提供了文字引導,讓孩子能夠更具體的思考,並寫出重點。
「圖畫日記」是引導孩子從圖像中尋找素材,寫篇小日記。首先是請孩子好好觀察這張傳遞許多資訊的圖片,接下來用問答填空的方式引導孩子思考(光叫小孩看圖有時會抓不到要領),最後請孩子以圖片內容為題,給予許多寫作提示及詞語小倉庫後,寫出一篇小日記。
重點是,居然還有範文可以參考,實在太神奇。
第13版「美力遊樂園」
美力遊樂園目的在於提升孩子的美感,透過畫作欣賞、增進孩子的美學素養,是我很喜歡的單元~!美感這件事從生活中就要不斷給予刺激與浸潤,才能夠變成有美感的人。
在「看畫三件事」單元中,一幅畫只說三件事,一起來看看名畫為什麼有名。以「銀樺樹下的早餐」為例,捨棄過去全面的、籠統的賞析,進而著重在值得專注的細節上並深入說明。細節1:愉悅早餐時光;細節2:水彩明亮輕快;細節3:融合插畫風格。
「欣賞藝術3件事」單元中,一次只說三件事,讓你看懂世界各國藝術作品。以欣賞美國洛杉磯的「布洛德美術館」建築為例,細節觀察著重在1:披上蜂窩外殼;2:網狀通透空間;3:室內自然採光。
我覺得一次只看三個細節,用條列式說明重點,讓孩子更能夠在短時間內抓到重點,也不會因為敘述太過冗長而失去耐心。
第14-15版創作佈告欄
創作佈告欄展出孩子們投稿的文章與畫作,在國語日報也有類似的專欄。不過現在投稿還要附照片耶,好害羞喔。
讓孩子多欣賞優秀作品,讓他們能夠見賢思齊,也從中獲取一些靈感。有時孩子只是不知道從哪裡下手(下筆),給予一些引導,或是偷看隔壁的,就能夠有一些啟發。有時學生會模仿,我會引導他們….嗯….造樣造句,或是用自己的話寫出來,但不能用抄的。
第16版創意繽紛樂
創意繽紛樂是讓孩子有動手創造的機會,無論是繪畫、烹飪、勞作等,都是小孩很喜愛的活動。有時家長沒有這樣的天賦(衝吧女孩勞作還可以但不會煮菜),也不知道要如何引導,這時就可以透過這些小活動來與孩子同樂一番。
以「一起做料理」為例,教導孩子認識台灣農產品外,還能夠做出美味小點心。在1293期介紹的是我不愛的「番茄」。首先介紹番茄的由來、適合氣候、營養成分後,再教孩子做義式起司番茄沙拉。
以「魔法動物園」為例,第1295期「尾巴蓬鬆的動物」讓孩子透過提示,在圖中畫出完整的動物:「小小眼睛大門牙,淺淺耳朵彭尾巴,身手靈巧走枝椏。」應該是松鼠吧!
不過1294期的「小恐龍找媽媽」感覺就有點偷懶啦。這迷宮怎麼那麼小,下面的廣告還比迷宮大呢?!
國語日報週刊心得
閱讀過N本兒童雜誌,國語日報週刊是我讀過第一份以報紙型式呈現的兒童讀物。我知道書展、校門口常常有人擺攤也在推一些其他類似型式的兒童週刊,可是我沒有讀過就不評論。
在內容上,第1~4版是「新知放大鏡」;第5版是「歷史時光鐘」;第6-7版是「臺灣打卡趣/世界城市遊」;第8版是「全球新鮮事」;第9版是「文字百寶箱」;第10-11版是「魔法故事盒」;第12版是「作文棒棒堂」;第13版是「美力遊樂園」;第14-15版是「創作佈告欄」;第16版是「創意繽紛樂」。
從版面安排上,我們可以知道國語日報在語文提升上實在不遺餘力。專以語文提升為主的版面包含了第9版「文字百寶箱」、第12版「作文棒棒堂」。而在其他版面也有許多閱讀推理/理解/策略、說話練習等,讓孩子在過程中不斷思考,與文本雙向互動,而不是單向被動的吸收知識。
除了科普知識外,「歷史時光鐘」、「臺灣打卡趣」、「世界城市遊」都是偏人文的版面,相對於其他兒童雜誌傾向於將人文類的素材穿插在某些單元中,我更喜歡這樣獨立的單元。過去與現在、國內與國外,孩子會更有縱向與橫向的世界觀。
至於「美力遊樂園」,我一定要好好的稱讚一下這一單元。在兒童雜誌中我幾乎沒有看到什麼滿意的美學專欄,但這美力遊樂園不是單純的介紹、賞析,而是融會貫通後的重點解說,我覺得更能夠讓孩子真正的走入藝術作品中。
跟涉獵也很廣的康軒學習雜誌初階版相比,國語日報週刊的內容又更人文一些。但國語日報週刊的適讀年齡是大班~國小低年級,康軒學習雜誌初階版適讀年齡是國小低中年級,因此康軒的文章會再深難一些。國語日報週刊大概是介在康軒學前版跟初階版之間吧。
在「美編與排版」上,國語日報週刊翻開後發現它其實排版不像報紙,乍看之下反而像被照了放大燈的康軒學習雜誌或小行星幼兒誌,版面更大,閱讀起來也更開闊舒服些。
不過相對於雜誌來說,報紙較不容易保存,我也不確定對大班~低年級的孩子能不能夠妥善的閱讀而不破壞。像康軒、新小牛頓對我來說,除了增進閱讀樂趣、獲得知識之外,擺在那邊還可以當工具書。大家也知道的,國小的國語習作啊~社會習作啊~自然作業啊~常會有一些開放式的問題要學生回去找資料。這時把雜誌翻出來多方便啊。(這段好像似曾相識?好啦在別篇也用過。)
另外,國語日報週刊在翻閱與查找上也不是那麼方便。因為它是折起來收納的,必須要把它攤開後一頁一頁的翻。而它沒有目錄,除了頭版與推薦的精彩內容外,我們其實不知道該期內容有什麼。
在我寫心得文的時候就深受痛苦,因為不翻開到最大就不知道各版面完整內容在說什麼。但是我寫文的餐桌就那麼大一張,整份報紙翻開實在頗佔空間,而且還不只一份!拍照時也萬般糾結,到底要拍全景還是拍細節?如果細節圖放太多似乎又會讓文章太長。
所以國語日報週刊的內容我很愛,也覺得很適合妞兒閱讀,但會希望它形式上還是出成一本書的樣子,拜託拜託。
類似適讀年齡的兒童刊物除了國語日報週刊外,還有康軒學習雜誌初階版、新小牛頓、未來兒童、地球公民365兒童版,在購買或訂閱前歡迎參考衝吧女孩的閱讀心得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