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階版附件內容介紹

「閱讀小學堂」【每月1日】,提供各類的文章及閱讀測驗,讓孩子透過閱讀,累積作文素材,增進作文實力。
還沒翻開之前,以為是類似坊間常見的閱讀測驗本。
翻開後發現裡面的練習活動不只是死板板的選擇題而已,而是更活潑更多元的小挑戰。我是覺得滿有趣的,至少不會像在寫自修。但我們也先別想太多,目標先從增進語句質量開始就好了啦(太直白!)。
【題外話】這讓我想到有些老師很喜歡出開放式的語文作業(小日記、閱讀心得、短文等),小孩常寫得要死不活、痛苦萬分。不過孩子的進步也是可以預期的,有練習、有動腦就是有差。對於那些喜歡出開放式語文作業而且用心批改的老師,我們都要感恩戴德,因為這種累死自己的老師真的越來越少了。出個閱讀測驗,隔天123、321、412,打勾打勾多好。還不會被學生用狀聲詞襲擊、被家長嫌、被安親班老師討厭。(但不是說閱讀測驗不好啦,有讀就有保庇喔!)

閱讀小學堂裡,第一堂課都是「每日一字」,透過這個字來延伸出一些語文練習。像第415期,是以「包」作為每日一字,之後「文字動動腦」的包字摩天輪,請孩子填入有「包」這個部件的國字,練習查字典技巧,以及練習透過部件、部首、簡單造字原理來識字。最後則是請孩子連連看,瞭解跟「包」相關的語詞。
第二堂的「吃美食看故事」及第三堂的「跟著課文遊世界」,則是各以一篇文章為引,延伸出相關語文活動。

延續第一堂課的「包」,第二堂的美食就是菠蘿麵包,並練習與部首「勹」相關的字及語詞。

第三堂是「夏天的蟬在唱歌」,配合三年級的國語課文《蟬》,介紹蟬的一生,並以一些簡單的語文測驗,測驗孩子的文章理解能力。

而第四堂「小日記就是那麼簡單」,根本就是為了國小生而設計的絕妙單元!利用「人、地、物、時、事、感」,就可以寫出一篇四平八穩的小日記,接著再練習如何讓文章更生動。像第415期的「我的掉東西日記」,就讓孩子練習使用「動物詞語」(用動物來比喻,例如落湯雞、落水狗、膽小如鼠等)。之後就可以進行練習,然後將成果參加投稿活動。
我是覺得可以直接用當天學校回家作業的小日記來小試身手:用老師規定的主題,透過「人、地、物、時、事、感」,並使用動物詞語來撰寫!孩子一定會格外有感。
其實閱讀小學堂的內容並不多才16頁,一個月一定可以寫得完,應該不會造成太大的負擔。

「TOP好小子」【每月15日】,配合國語、數學、藝文、英語課程安排習題,鍛煉孩子讀、寫、算的能力。雖說是「習題」,但內容也是很活潑有趣的。有點像隔壁棚小行星幼兒誌的創意遊戲書!

在第416期,轉載木馬文化的「孩子的第一套STEAM繪遊書」,長達12頁的有趣的科學知識中,涵蓋了Sience科學的「羽毛的意義」及「候鳥認路有一套」、Engineer工程的「鑽油平台靠壓力抽石油」、Art藝術的「小心不小心、安全不安全」;Mathmatics數學的「數鳥的方法」。

另外還有厲害的蝦高手、足球迷宮(邏輯)、氣球字打結了(國語)、博物館真好玩(英語)、算術塗塗樂(數學)。
STEAM部分可能中年級比較能夠駕馭,後半部則比較符合低年級的程度。小孩一長大,也開始有更多挑戰了呀。
而「知識主題別冊」是每季一本,2020年是「臺灣古道大冒險第1~4集」,讓孩子透過漫畫,認識臺灣的四條古道。2023年是「貓偵探的食安推理故事」。

基本上,如果小孩還不太會看字,那麼以上這些附件對孩子來說會比較吃力一些,會非常非常仰賴家長的協助與陪伴,建議閱讀互動性較高的學前版;但對於低中年級的孩子來說,則是頗適合的閱讀/語文補充囉。
而「紅綠豆期間限定海報」【每季1張】每年推出4種不同功能的限定海報,之前有年曆、九九乘法等,真的有夠實用。

第495期的限定海報是「養成好習慣次數記錄表」。當每天持之以恆的做,就會變成習慣。讓孩子跟家長共同檢視習慣養成的過程吧!

而初階版的「全文劇場版音檔」跟學前版一樣,是每個單元都有,可全本從頭聽到尾。劇場版就是不會照著文章逐字死板板的念,而是有情境、有角色、有對話、有溫度,還會適時補充單元知識,對於文章內容理解是有幫助的。即便沒有看著書,也能無痛聆聽。
不過,又要murmur一下。我依舊覺得音檔只能線上聽的方式對於買單期的讀者頗不公平,為什麼買單期就不能保存MP3,只能線上聽呢?不只康軒如此,似乎是一個趨勢了。哎,我懷念過去附CD那單純美好的小幸福(一起唱起來~)。
因為我不是初階版的訂戶,這種相對剝奪感尤其更甚啦。之後衝吧變成初階版訂戶後,就可以在官網下載MP3,也順便做了點讀啦。

在學前版時,因為小妞不識字,我把每本雜誌做成點讀書,讓孩子可以隨時隨地帶著雜誌跟點讀筆就可以聽。這樣爸媽有空的時候可以親子共讀;沒空的時候可以請點讀筆暫時代勞,這樣才能每個月都更充分的利用雜誌。不然新的一期馬上就來了,舊的又還沒有讀爛,怎麼可以!!!!!
我的目標就是舊的讀到膩的時候新的一期來,這樣是最好的(有夢最美)。

在初階版時,孩子應能夠獨立閱讀,或是在獨立閱讀的路上。我們的規劃是讓妞兒邊看書邊聽音檔,增進她對於文章的理解,進而利用對文章理解與前後文的幫忙,加快閱讀速度,才能夠讓她對於獨立閱讀產生信心與興趣。不然一個字一個字慢慢拼,非常「出戲」的…..。(這是妞姐大班時的狀況,8歲的妞姐早已獨立閱讀批哩啪拉霹哩趴拉讀超快囉!)
想想當年,我們唸書時期剛開始讀英文文章的時候吧!讀一讀還要查字典,多沒FU啊。
康軒學習雜誌初階版心得
當初會想要訂雜誌,就是希望孩子能夠透過系統性的規劃,獲得品質良好的文本,從中獲得知識與樂趣,並培養閱讀能力與興趣。
所以在雜誌選擇上,一定不要悖離這個目標。
閱讀有多重要呢?
當年衝吧會拋棄巧虎,轉而投入康軒學前版的懷抱,就是因為閱讀量、文學性與品質穩定性。
孩子的知識、文學涵養、閱讀技巧都是慢慢累積的,沒有什麼大補帖。大概到中高年級,我們在教育現場就可以發現,閱讀量大的孩子,在閱讀速度、閱讀理解、文章語句書寫的表現上都有較優異的表現。有很多小孩數學應用題不會寫,其實不是不會算,而是題目看不懂。其實都是因為閱讀量不夠,閱讀速度太慢,沒有閱讀策略,也沒有閱讀大量文字的習慣。
而對於閱讀的喜愛除了半天生之外,有一部分也可以藉由一些方法慢慢誘導。其中一個方式,就是「提供孩子有興趣的題材文本」,讓他至少願意拾起書本。所以衝吧覺得,雜誌一定要先試讀個一兩期再訂。有時不是雜誌不好,而是雙方有緣無份、還沒有遇到喜歡的主題啊~
坊間這個年段的兒童雜誌大都以科普知識類為主、人文為輔,像未來兒童、新小牛頓、康軒初階版。如果不愛科普,比較喜歡文學類的,大概只有閱讀理解junior。
除此之外,我們也能提供孩子其他種類的閱讀文本試試看,例如歷史故事、偵探故事、武俠小說等。有小孩就愛看金庸,但我從小對這些卻是一點兒興趣都沒有啊~最受不了神鵰俠侶每天姑姑姑姑叫;對三國志更是敬謝不敏,因為角色太多記不得。(個人觀點)
至於有些小孩就愛看漫畫,我都會安慰自己:沒關係,漫畫也是書啊。如果好好挑選,也是可以有所收穫的呀(從悲觀的一坨屎中開出正向的花🌹)。
扯遠了,跳回來。

康軒初階版除了提供科普類的知識外,題材應該算是相對比較廣泛的。結合了各領域教學,還加入了國際教育、時事(但沒辦法很即時哈哈)、生活自理、創客教育、故事欣賞、品德教育、SDGs等;附件則將雜誌內容與國小教育接軌。算是在眾多雜誌中,少數對於語文教育用心的,在聽、讀、寫三方面都有顧到喔。(國語日報就不用說了,當然是語文教育的翹楚之一啦。)
想想畢竟是教科書廠商啊~康軒的好處之一就是品質穩定在一定水準之上,比較不會看到怪東西(?)。然後康軒很知道國小課綱在做什麼,雜誌單元經常與課本內容接軌。小孩常常讀阿讀的突然似曾相識!
對我們來說,康軒學習雜誌除了增進閱讀樂趣、獲得知識之外,還可以當工具書。大家也知道的,國小的國語習作啊~社會習作啊~自然作業啊~常會有一些開放式的問題要學生回去找資料。這時把雜誌翻出來多方便啊(選我正解)。現在大家放學後都有社團、補習,有時不是那麼有時間上網查資料,而且查資料完還得融會貫通一番呢。如果有雜誌能夠翻閱,豈不樂哉!
另闢專文分享的「新小牛頓」、「未來兒童」、「國語日報週刊」,適讀年齡都差不多。雖然不是衝吧的首選,也是可以參考比較看看喔!
趕快加入衝吧女孩LINE官方帳號獲得康軒訂閱優惠方案—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