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看蘇】廖彩杏書單的幼兒科普英語繪本: Scholastic 《I Am Science Readers Collection》(10本)

讀到這套書的第一印象是Judith Moffatt那令人驚豔的剪紙藝術運用在插畫上;而內容以簡單易讀的詞句,帶領孩子用英文來認識這個世界,也是讓人耳目一新。

這套《I AM》系列也是我的心頭寶之一!在廖彩杏書單中看到它之後,我就戀愛了。雖然廖媽書單還沒買齊,卻也不顧三七二十一的先購入整套《I AM》系列。但如果您立志買完廖媽書單,那麼這系列套書您也會有喔,它們分佈在第3、4階。

毛毛蟲是怎麼變成蝴蝶的?種子如何發芽?葉子為什麼會變紅呢?這些孩子常問的問題,都可以在《I Am》系列中得到解答。

《I Am Science Readers Collection》含10本科學讀本:

  1. I Am Snow
  2. I Am Water
  3. I’m a Seed
  4. I Am Planet Earth
  5. I Am an Apple
  6. I’m a Caterpillar
  7. I Am Fire
  8. I Am a Leaf
  9. I Am a Rock
  10. I Am a Star

英語分級讀本通常都會在內頁闡述如何使用讀本,或是列出sight words, new vocabulary等。雖然是全英文的我們很容易直接略過,但衝吧真心覺得不能錯過。尤其當您想要超越共讀,更進一步利用這些讀本來達到英語學習目的,卻又不知如何下手時

以《I AM》系列為例,我大概翻譯一下內容(沒有信達雅,翻譯老ㄙ對不起):

哈囉,親愛的家庭成員,

學習閱讀是幼兒時期很重要的成就之一。Hello Reader! 叢書協助您的孩子成為喜愛閱讀的棒棒讀者。閱讀初學者透過認識常用字、使用自然發音技巧來認字、解讀圖文訊息等來學習閱讀。這套書提供很棒的故事、孩子所需的故事結構,讓孩子能夠流利地獨立閱讀。以下是一些閱讀建議:

孩子自己閱讀之前

  • 看看封面和圖片,讓孩子預測故事內容。
  • 讀故事給孩子聽
  • 鼓勵孩子說說這些常用字詞
  • 請孩子跟著你念,你念一句,他唸一句。

孩子自己閱讀時

  • 請孩子找找有沒有一時間不認識的字詞。給他一些提示,像是「我們來看看這些音」、「有些字念起跟這個很像」….
  • 鼓勵孩子使用自然發音技巧來念出新字。
  • 當孩子需要幫忙的時候,不吝提供協助,幫助孩子度過難關,並且認為跟您一起閱讀是種美好的經驗。
  • 鼓勵孩子像演員一樣加入各種情緒表情地閱讀。

孩子自己閱讀後

  • 讓孩子記下有趣或喜歡的字詞。
  • 鼓勵孩子重複閱讀。
  • 鼓勵孩子讀故事給親朋好友聽,甚至唸給娃娃聽也行。重複的念讀能夠建立孩子的自信心。
  • 討論故事、問問題、分享好笑的情節或有趣的人物。

希望你們會喜歡這本書。

看完閱讀專家Francie Alexander提供的建議後,或許我們也可以斟酌使用在與孩子共讀或孩子獨立閱讀上。斟酌就好,畢竟英文不是我們的母語。千萬記得,共讀或閱讀應該是快樂的時光,不要變成英文課喔!!!共勉之。

而這《I AM》系列似乎沒有先後順序。廖媽書單第3階只有2本: 《I’m a Caterpillar》、《I Am an Apple》,其他8本則是在第4階。

從這10本的主題看來,都是以孩子的生活為出發點共同觀察世界萬物。很適合與幼兒園以上的孩子一起閱讀。

故事中的句子不長,用詞大多不難,但因為是科普繪本,還是會有一些稍難的專有名詞。遇到難字,下面括弧中會有發音註解,幫助孩子用phonics skills念出字來。

衝吧之前曾經提過,買書一定要看過內頁,尤其是科普童書。內容不是講越多越好一路超展開,因為共讀時一定會炸掉。而字數多少有時跟難易度也沒有正相關。所以一定要讀過最明白。(當我們有空間或預算壓力時的選書原則)

《I Am a Star》,如何解釋「白天看不到星星?」因為天太亮;如何解釋「星座」概念?在古代人們在星星中看到圖案。總之衝吧看完就是一連串的讚嘆。內容份量與難度拿捏的恰到好處,然後科普卻又兼顧閱讀pleasure的那種讚嘆。(矮油~我真的很喜歡這套書!)

跟天文有關的還有《I Am Planet Earth》,講的是地球。

《I Am a Leaf》中,除了來客串的caterpillar讓人格外熟悉外,還用插圖的方式說明樹木吸收水分,水分會流入樹葉的veins(葉脈,也有血管的意思);並用簡單的方式解釋會讓葉子看起來是綠色的chlorophyll(葉綠素)。

跟植物相關的還有《I’m a Seed》,從兩種植物種子的生長,來闡述植物的一生。

《I Am Fire》讓我以為跑錯棚。剛開始本來還滿正常的,看到最後怎麽超展開變成防災教育宣導?最後還講到如果衣服著火了。Remember these three words. Stop. Drop. Roll. (記得這三個字:停在原地,倒在地上,滾動身體。)

嗯?好啦,立意良善。

妞寶最喜歡的一本是跟Eric Carle爺爺《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》相同主題的《I’m a Caterpillar》。故事以一隻Caterpillar為第一人稱,吃吃喝喝吃吃喝喝變成蛹,變成蝴蝶,然後再生蛋,變成一個生命的循環。

每次說到毛毛蟲變成蝴蝶的故事,我就會把書本變成蝴蝶翅膀,哼著《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》音檔配樂,變成我與孩子之間共讀的默契與笑點。

跟蟲蟲相關的繪本,我想大家家裡一定都有個幾本,中英文不拘,這時就可以拿出來湊個「昆蟲主題週」。一星期下來,想必各種蟲蟲的名字,孩子應該都相當有印象了。而各種相關知識的不斷堆疊,重複出現的單字、語句,也會讓孩子在閱讀或聽讀上減少些壓力。像是Barefoot的《Creepy Crawly Calypso》、Campbell Books的《Brilliant Bugs》,就超適合拿出來外掛刷存在感的。

相關的多媒體資源,像是Super Simple網站中的Catie’s Classroom中的Beautiful Butterflies主題,跟《I’m a Butterfly》內容也相當契合。

心有餘力再加上一些勞作、學習單等,就可以讓單純的閱讀活動變得更多采多姿,也更令孩子期待。(圖片來源:Super Simple網站 DECORATE YOUR HELMET LIKE A BUG!

說到craft,套書中的《I Am Snow》中,也有可愛紙雕雪花教學喔。一張簡單的白紙和剪刀,跟著步驟摺疊後,就可以憑著個人創意剪出漂亮的雪花結晶,然後又可以結合聖誕節(媽呀我整個超展開收不回去了我)。

Snow的另一種型態—《I Am Water》則是闡述水的各種型態與作用。

我覺得系列中比較困難的一本是《I am a Rock》

這本書的摘要(Summary)是”First-person riddles present information about various rocks and minerals, including sandstone, chalk, slate, and petrified wood. ” 用第一人稱的謎語來呈現各種岩石和礦物,包含砂岩、粉筆、石板、矽化木。

除了奇妙的petrified wood讓我看了圖片也不懂,得去查字典之外,書中還有介紹了flint(燧石/打火石), coal(煤炭), talc(滑石粉)等這些我們平常比較不熟悉的單字。不過,即便不熟,我們大多仍能從文字、插圖中猜出一二啦。

這就是好插圖的重要性啊!!!

因此,《I Am》系列真的是很不錯的科普基礎入門繪本,也推薦給大家喔!

書籍資訊

  • 書名:I Am Science Readers Collection (with CD)
  • 作者: Jean Marzollo、Judith Moffatt
  • 原文出版社:Scholasticasia
  • 出版日期:2012/12/01
  • 連結:https://tinyurl.com/yg7yheud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